最新動態

NEWS

中美貿易戰與台灣農業的連動關係-從增加美國大豆採購談起
2018.10.12

日前媒體一則新聞報導在農業群組瘋傳!關於台灣對美採購大豆增加30%數量,引發國內部分農民的「集體性恐慌」,並經由網路群組的散布,將此訊息以訛傳訛也就愈加光怪陸離。就國際關係角度,此事除了再次說明台灣在美中兩大強權角力過程的尷尬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農業部門與農民生產者,如何避免遭受美中貿易大戰連累,做好風險控管在貿易戰中全身而退,從這次的大豆採購新聞漣漪,仍可找到許多借鏡之處。

 

台灣每年自美國平均進口大豆約130萬公噸、小麥約100萬公噸、玉米約220萬公噸,這當中除了小麥直接經由麵粉工廠採購進入食品加工體系(這就是國人麵食取代米食的根源),玉米則是畜牧產業端飼料原物料一部分成為產業鏈的最上游,大豆則多數進入油脂工廠,或成為食品供應鏈與飼料添加。因此,黃(大豆)、小(麥)、玉(米))做為大宗物資原物料,不是今日有之,而是早已行之有年!

 

「黃小玉」做為美國的戰略物資

 

全球黃小玉的主要出口國就是美國,其餘巴西、阿根廷、澳洲,以及中國、俄羅斯,都難以望其項背;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除了美國農業生產的產品標準化程度極高之外,黃小玉做為「戰略物資」概念下,美國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相結合而成的龐大組織力量,從作物源頭種子管控(也就是基改作物,但小麥除外)、政府補貼、全球行銷、黃小玉農民生產者的組織或協會,成功扮演著推廣美國黃小玉行銷的急先鋒。

 

這次中美貿易大戰,戰火一路延燒,中方祭出對美方大豆高關稅措施之際,傳出台灣對美大豆採購數量增加30%,就商業利益而言,取得更便宜的原物料本,降低生產成本對生意人而言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相信,美方一定有來自其國內大豆生產州農民的壓力,台灣廠商此時「伸出援手」,若能買到更物美價廉的大宗物資,又能私下促進台美關係,算得上是一筆好生意。

 

從台灣農民角度來看,他們所擔心的是「進口更多的大豆,是否打擊了國內農民生存空間?」確實,公部門有必要在第一時間提供更完整的訊息,讓一個民間採購商業行為,在輿論上獲得更正面的解讀;同時,也可在平時建立更理性與公開的公共議題討論空間,化解農民不必要的恐慌。

 

黃小玉做為「戰略物資」概念下,美國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相結合而成的龐大組織力量。(湯森路透)
 

再回到台灣採購美國大豆這個議題上,也反應出台灣農業發展的先天困境,零細小農體系的生產模式,自不能與美國這樣的農業權強相比,產品在價格上缺乏市場競爭性的情況下,如何透過政策手段達成對農業永續的經營,讓農民收益的穩定提升,這些都是「增加30%大豆採購」新聞結束之後,更需劍及履及拿出做法的時候。

 

國產雜糧復興運動從校園做起

 

特別是,政府政策既已高舉糧食安全與自主,對於糧食作物的生產調控,特別是在國人飲食習慣已經從米食轉向麵食下,國人對稻米需求持續下滑、對雜糧作物需求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國產雜糧的優點更有必須讓消費者知道。除了產品新鮮之外,更友善地球的碳足跡、非基改品種、特殊風味性,這些都是在糧食安全框架下,面對競爭的市場銷售,如何在不與進口雜糧正面衝突下,為國產雜糧找出藍海策略。

 

就廠商生產成本角度言之,進口黃小玉在工業生產供應鏈上,具有絕對的優勢,想要取代其是不切實際的。以目前國人重視食安的消費意識下,「國產雜糧復興運動」最好的策略就是從校園、從消費末端的食農教育做起,同時結合本土企業開發更多元的國產雜糧產品,避開「大宗物資源物料」的市場競爭。為有長期布局,才能讓國產雜糧站穩一定的市場空間與生產面積的漸次成長。

 

不只黃小玉這樣的大宗物資搬上美中貿易戰的角力場,台灣缺乏的寒、溫帶蔬菜、水果,美國也是台灣最主要的進口國;未來,美中貿易戰火是否會持續延燒到其他農產品,除了跨部會的沙盤推演之外,不能在輿論攻防戰場上繼續失分,恐怕才是執政團隊要特別小心因應的。

 

※作者為《水果政治學》一書作者、現任雜糧基金會代理執行長。

分享: 分享至臉書 分享至Line
下一則
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
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7號5樓之1
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
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7號5樓之1
TEL:(02) 2321-7314
FAX:(02) 2357-8805
E-mail
get.tgfdf@hibox.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