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9 駐阿根廷代表處經濟組
一、 阿根廷經濟部農牧漁業署(Secretaría de Agricultura,Ganadería y Pesca)最新資料
(一) 黃豆:
2023/2024 年期黃豆產量預估為 4,820 萬噸,上期留下庫存量為 678 萬噸,另預計進口 550 萬噸、出口 640萬噸,其中 4,500 萬噸將供為工業使用,剩餘庫存量為908 萬噸。2024/2025 年期黃豆截至 11 月 24 日預期耕種面積為 1,790 萬公頃,較 2023/2024 年期之 1,660 萬公頃,成長 7.8%。
(二) 小麥:
2023/2024 年期小麥預估產量為 1,590 萬噸,上期留下庫存量為 326 萬噸,其中出口 900 萬噸,另 730 萬噸將供為工業使用,剩餘庫存量為 286 萬噸。2024/2025年期小麥截至11 月24 日預計耕種面積為630 萬公頃,較 2023/2024 年期 590 萬公噸成長 6.8%。2024/2025 年期預估產量為 1,760 公噸,較前一期成長 10.7%。
(三) 玉米:
2023/2024 年期玉米產量預估為 5,750 萬噸,上期留下庫存量為 119 萬噸,其中預計出口 3,400 萬噸,另供工業使用 360 萬噸及飼料 1,740 萬噸,剩餘庫存量為 369萬公噸。2024/2025 年期玉米耕種面積截至 11 月 24 日為 940 萬公頃,較 2023/2024 年期之 1,110 萬公噸下跌15.3%。
一、 阿根廷經濟部農牧漁業署(Secretaría de Agricultura,Ganadería y Pesca)最新資料
(一) 黃豆:
2023/2024 年期黃豆產量預估為 4,820 萬噸,上期留下庫存量為 678 萬噸,另預計進口 550 萬噸、出口 640萬噸,其中 4,500 萬噸將供為工業使用,剩餘庫存量為908 萬噸。2024/2025 年期黃豆截至 11 月 24 日預期耕種面積為 1,790 萬公頃,較 2023/2024 年期之 1,660 萬公頃,成長 7.8%。
(二) 小麥:
2023/2024 年期小麥預估產量為 1,590 萬噸,上期留下庫存量為 326 萬噸,其中出口 900 萬噸,另 730 萬噸將供為工業使用,剩餘庫存量為 286 萬噸。2024/2025年期小麥截至11 月24 日預計耕種面積為630 萬公頃,較 2023/2024 年期 590 萬公噸成長 6.8%。2024/2025 年期預估產量為 1,760 公噸,較前一期成長 10.7%。
(三) 玉米:
2023/2024 年期玉米產量預估為 5,750 萬噸,上期留下庫存量為 119 萬噸,其中預計出口 3,400 萬噸,另供工業使用 360 萬噸及飼料 1,740 萬噸,剩餘庫存量為 369萬公噸。2024/2025 年期玉米耕種面積截至 11 月 24 日為 940 萬公頃,較 2023/2024 年期之 1,110 萬公噸下跌15.3%。
二、 其他綜合報導資料:
(一) 外銷申報登記數量:依據阿國經濟部農牧漁業署穀物及相關副產品外銷申報登記(Registro de Declaraciones Juradas de Venta al Exterior, DJVE)統計資料。
1. 2022/23 年期:黃豆及其副產品累計 2,398 萬公噸;玉米累計 2,651 萬公噸;小麥及相關產品累計 945 萬公噸。
2. 2023/24 年期:黃豆及其副產品累計 3,117 萬公噸;玉米累計 3,349 萬公噸;小麥及相關產品累計 357 萬公噸。
3. 2024/25 年期:玉米累計 40 萬公噸;小麥及相關產品累計 180 萬公噸。
(一) 外銷申報登記數量:依據阿國經濟部農牧漁業署穀物及相關副產品外銷申報登記(Registro de Declaraciones Juradas de Venta al Exterior, DJVE)統計資料。
1. 2022/23 年期:黃豆及其副產品累計 2,398 萬公噸;玉米累計 2,651 萬公噸;小麥及相關產品累計 945 萬公噸。
2. 2023/24 年期:黃豆及其副產品累計 3,117 萬公噸;玉米累計 3,349 萬公噸;小麥及相關產品累計 357 萬公噸。
3. 2024/25 年期:玉米累計 40 萬公噸;小麥及相關產品累計 180 萬公噸。
(二) 本(2024)年 10 月阿根廷玉米出口翻倍
依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報告,本(2024)年10 月阿國玉米出口量達280 萬公噸,較去(2023)年成長1 倍,歷來僅 2019 年及 2021 年出口量超過此一數字,主要受惠國際市場對玉米強勁需求及出口離岸價格(FOB)等良好條件,阿國出口玉米價格較美國芝加哥期貨市場高出 30%。本年11 月至 12 月間阿國國內玉米購買需求旺盛,本年 10 月交易價格維持在約每公噸 17.7 萬至 18 萬阿幣披索之間。
本年阿國因玉米葉蟬造成農民約1,000 萬公噸玉米農損,本年8 月及 9 月降雨不足,導致土壤水分短缺,延遲播種期。儘管 10 月降雨改善,早播最佳時機已近尾聲,農民加速進行播種,截至 11 月初阿國全國範圍內已完成目標種植面積之 29%,預估 2024/2025 年期全國早收玉米面積將達 270 萬公頃,較上期增加 2.3%,主要集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中部地區、Córdoba 省東南部及 Santa Fe 省中部地區。
本年阿國因玉米葉蟬造成農民約1,000 萬公噸玉米農損,本年8 月及 9 月降雨不足,導致土壤水分短缺,延遲播種期。儘管 10 月降雨改善,早播最佳時機已近尾聲,農民加速進行播種,截至 11 月初阿國全國範圍內已完成目標種植面積之 29%,預估 2024/2025 年期全國早收玉米面積將達 270 萬公頃,較上期增加 2.3%,主要集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省中部地區、Córdoba 省東南部及 Santa Fe 省中部地區。
(三) 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下跌壓縮阿根廷大豆生產者收益
依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報告,當前國際市場大豆價格處於自 2020 年來最低水帄,阿國大豆及油籽產業 85%產量出口至國際市場,預估 2024/2025 年期羅薩里奧地區大豆價格為每公噸 260 美元,較 2023/2024 年期帄均值低 7%,亦為自 2018/2019 年期以來最低水帄,連帶下調阿國本地大豆生產者明(2025)年度預期收益。在產量部分,明(2025)年阿國大豆產量預估成長約 6%,達 5,315 萬公噸,為近 6 年新高,惟產量增加無法完全抵消價格跌幅影響,因此預估明年阿國大豆產地價格及大豆供應鏈生產總值將較 2023/2024 年期略微下降,惟仍較遭逢乾旱之 2022/2023 年期成長 89%。產量增加並未帶來相應收益提升,不僅壓縮阿國大豆生產者利潤,亦影響相關工業及出口商收益。大豆產業每年為阿根廷創造之出口外匯占整體出口總額之三分之一。
回顧 2020/2021 及 2021/2022 年期大豆,儘管當時產量低於明年大豆預估產量 5,315 萬噸,惟因爆發俄烏戰爭,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且俄羅斯及烏蘭為全球穀物及相關副產品主要供應商,使國際穀物價格達到歷史新高,進而使阿國大宗穀物生產及出口商獲益。
隨 2024/2025 年期大豆進入種植期,仍需經歷夏季關鍵成長期,有賴氣候條件正常,以確保產量至少能達到長期帄均水準。
依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報告,當前國際市場大豆價格處於自 2020 年來最低水帄,阿國大豆及油籽產業 85%產量出口至國際市場,預估 2024/2025 年期羅薩里奧地區大豆價格為每公噸 260 美元,較 2023/2024 年期帄均值低 7%,亦為自 2018/2019 年期以來最低水帄,連帶下調阿國本地大豆生產者明(2025)年度預期收益。在產量部分,明(2025)年阿國大豆產量預估成長約 6%,達 5,315 萬公噸,為近 6 年新高,惟產量增加無法完全抵消價格跌幅影響,因此預估明年阿國大豆產地價格及大豆供應鏈生產總值將較 2023/2024 年期略微下降,惟仍較遭逢乾旱之 2022/2023 年期成長 89%。產量增加並未帶來相應收益提升,不僅壓縮阿國大豆生產者利潤,亦影響相關工業及出口商收益。大豆產業每年為阿根廷創造之出口外匯占整體出口總額之三分之一。
回顧 2020/2021 及 2021/2022 年期大豆,儘管當時產量低於明年大豆預估產量 5,315 萬噸,惟因爆發俄烏戰爭,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且俄羅斯及烏蘭為全球穀物及相關副產品主要供應商,使國際穀物價格達到歷史新高,進而使阿國大宗穀物生產及出口商獲益。
隨 2024/2025 年期大豆進入種植期,仍需經歷夏季關鍵成長期,有賴氣候條件正常,以確保產量至少能達到長期帄均水準。
(四) 本(2024)年 10 月阿根廷大豆研磨量創新紀錄
依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報告,本(2024)年10 月阿國大豆研磨量創新高,單月研磨加工量達 400 萬公噸,為歷來同期最高,本年前 8 個月加工總量達 2,670 萬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 58%;10 月份阿國大豆油出口亦達歷史新高,出口量為過去 17 個年期中最高,創本年單月出口紀錄,估計 11 月大豆油出口將達 63 萬公噸,成為 14 年來11 月出口量最高,顯示國際市場對大豆副產需求強勁,帶動阿國本地研磨加工業發展。
印度是阿根廷大豆油主要出口市場,累計本年自阿進口約 200 萬公噸,中國則排名第二,進口 46.4 萬公噸,為近 6 年帄均之 4 倍。基於全球植物油供應短缺下,阿國豆油成為市場主要替代品,大豆油 FOB 價格自 10 月初以來已上漲 13%,達每公噸 1,180 美元,為去(2023)年 2 月以來最高水準。阿國大豆相關產品出口總額已達 123.7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45%,大豆油為阿國帶來顯著經濟收益。
為彌補阿國國內大豆原料供應不足,進口仍占重要地位,大豆進口量成長 65%,進口大豆在總研磨量中占比達19%。本年 10 月阿國進口 74 萬公噸大豆,1 至 10 月進口量已接近 600 萬公噸,預估 11 月將再增加 52.3 萬公噸。主要自巴拉圭進口,占比達 89%,巴國大豆主要用於與本地大豆混合加工,以保持國際市場競爭力。
印度是阿根廷大豆油主要出口市場,累計本年自阿進口約 200 萬公噸,中國則排名第二,進口 46.4 萬公噸,為近 6 年帄均之 4 倍。基於全球植物油供應短缺下,阿國豆油成為市場主要替代品,大豆油 FOB 價格自 10 月初以來已上漲 13%,達每公噸 1,180 美元,為去(2023)年 2 月以來最高水準。阿國大豆相關產品出口總額已達 123.7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45%,大豆油為阿國帶來顯著經濟收益。
為彌補阿國國內大豆原料供應不足,進口仍占重要地位,大豆進口量成長 65%,進口大豆在總研磨量中占比達19%。本年 10 月阿國進口 74 萬公噸大豆,1 至 10 月進口量已接近 600 萬公噸,預估 11 月將再增加 52.3 萬公噸。主要自巴拉圭進口,占比達 89%,巴國大豆主要用於與本地大豆混合加工,以保持國際市場競爭力。
(五) 阿根廷 2023/2024 年期小麥創造近 26 億美元收益
依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報告,阿國國家統計局(INDEC)近期更新數據顯示,本(2023/2024)年期小麥前11 個月出口量達 710 萬公噸,較去(2022/2023)年期成長140%,出口價格成長 123%,若加上已出口之 37.5 萬公噸麵粉及 34 萬公噸副產品,使阿國小麥產業累計出口總量超過 780 萬公噸,為阿國帶來 25.57 億美元出口外匯收入,較去(2023)年同期成長 90%。阿國小麥國內及國際市場銷售均呈現成長,本(2024)年11 月前 14 個工作日,小麥交易量已達 103.8 萬公噸,較 104月份 88.1 萬公噸明顯增加。本年 11 月小麥出口銷售申報(Declaraciones de venta al exterior)亦出現強勁成長,成為本年單月出口銷售申報量最高月份,達到 164.49 萬公噸,超過 10 月 97.54 萬公噸,其中約有 52.3 萬公噸預計於本月內裝運,其餘 112.2 萬公噸則將於下(12)月及明年 1 月裝運。依據阿國經濟部農牧漁業署(SAGyP)每週追蹤報告,目前全國小麥已完成 29%播種面積收成,較去年同期超過 2 個百分點。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收成工作甫啟動,Santa Fe 省已完成 52%收成面積,阿國西北地區(NOA)之 Corrientes 及Chaco 省收割工作已結束。隨北部地區小麥收成,本地貿易活動逐步升溫,明顯反映在卡車運載數量。本年 10 月底至 11 月初,計有 2,986 輛滿載小麥之卡車進入大羅薩里奧港口區,創 7 年來單週最高紀錄,明顯超過過去一個月每週帄均 450 輛卡車。
芝加哥小麥價格近期因美元走強及全球主要小麥產區氣候改善而下跌,然由於黑海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烏克蘭及俄羅斯間軍事衝突升級,引發市場對穀物出口中斷擔憂,小麥價格迅速反彈,自跌破每公噸200 美元回升至 209.3美元。惟隨北半球冬小麥作物改善及南半球(如澳洲與阿根廷)展開收割工作使市場供應增加,加上俄羅斯出口政策變化,增加小麥市場下行壓力。
(六) 阿根廷為全球第三大食品淨出口國
依據阿根廷羅薩里奧證券交易所(BCR)報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數據顯示,2022 年阿根廷為全球第三大食品淨出口國,僅次於巴西及美國(以出口噸數計算)。回顧過往 20 年,阿國維持在全球重要食品出口國地位,惟其出口成長幅度不及其他主要競爭國。
阿國關鍵出口成長動能主要依賴玉米、大豆粉及小麥,巴西在過去 20 年中出口量成長 3 倍,超越美國。印度亦展現驚人成長,同期間內食品淨出口量幾乎成長 4 倍,主要得益於其位居全球稻米出口領導地位,而稻米為許多國家飲食中之基本食品。
以出口總值來看,2022 年阿國食品淨出口總額達 457.87億美元,在全球食品淨出口國排名位居第二,僅次於巴西1,231.3 億美元。然阿國食品淨出口成長相比其他國家相對停滯,2000 年代初,阿國食品淨出口總額約為 106 億美元,2022 年數據顯示,20 年間阿國食品淨出口價值僅成長 4 倍多,相比巴西成長近 10 倍,印度成長 7 倍,漲幅明顯較低。
資料來源: 駐阿根廷代表處經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