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入口網 作者:張訓堯
2024年10月13日
為抑制雜草生長、減少除草人力耗費,並達到土壤保溫及保濕效果,一般蔬果類短期作物普遍使用聚乙烯(polyethylene, PE)農膜覆蓋土壤。PE農膜雖具有價廉、質輕及鋪設快速特性,但塑膠材質無法於自然界分解,亦有回收問題,在產季後成為大宗農業廢棄物,衍生棄置、任意焚燒等環境問題。
雖然已開發可分解塑膠之農膜替代產品,但仍有塑膠微粒殘留土壤問題未解決。目前已有可生物分解農膜問世,採用應用最廣的可生物分解聚合物—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 PLA),原料再添加不同的環保資材,增加耐候與抗拉性,已逐步替代傳統塑膠農膜與可分解塑膠,具有節省後續廢棄農膜之處理成本,符合減塑及環保理念。但為創造全循環農業經濟,仍鼓勵以農業廢棄物之植物纖維製作。
目前市面推廣農用可自然分解的植物纖維打造環保農膜(紙膜),較一般傳統農膜更有降溫與透氣效果,促進植物生長更有效率地利用土壤養分。利用可自然分解的紙類環保農膜,較一般傳統農膜透氣,土壤溫度可降達7度,不僅減少除草劑使用,友善環境外也有利作物生長的效果。
目前因農用紙膜購置成本稍高,產業接受度不佳,但從翻犁即可回歸自然,從產品生態效益與碳循環評估,整體成本仍低於傳統塑膠農膜。目前紙膜商品亦逐步發展添加有益菌或蟲類忌避物質等加值功能,達到友善耕作,降低農藥使用,提高生態服務效益。
未來預期透過擴大應用層面及提升生產效率,應可以逐步降低生產成本,配合政策推廣與合宜補助措施,增加紙膜使用誘因,相信在未來具有大量推廣應用之潛力。
資料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https://search.app/Ak6VA7V8YN4tYFim6
發布單位: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