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五)下午18:35
農業部成立綠鬣蜥防治應變小組,由部長陳駿季召集部內會議,整合林業保育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農田水利署、農村水保署,農糧署、農業試驗所及農業改良場資源,由通報、監測與捕捉三大層面,建立應變小組分工,明確劃分部內組織架構與分組分工,透過啟動農業部跨機關因應及資源整合機制,加強綠鬣蜥監控與移除,控制野外綠鬣蜥族群數量並降低潛在農作危害。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過去外來種移除為林業保育署主責,然隨著綠鬣蜥數量擴增,應以新思維加強防治作為,同時借鏡先前非洲豬瘟疫災應變及短時間壓制埃及聖䴉的成功經驗,為有效控制綠鬣蜥入侵南台灣區域,特召集部內相關單位,成立農業部綠鬣蜥防治應變小組。
農業部表示,今日分工會議決定,啟動通報、監測及捕捉三個分組進行部內跨機關協力。其中通報組將由農業試驗所、農村水保署、農田水利署、農業改良場、漁業署組成,各所屬透過平時產地輔導、農田水圳巡查及農漁民輔導時,將可運用農作物天災回報系統即時拍照回傳,發現綠鬣蜥定位及通報,有效掌握綠鬣蜥族群分布。
監測組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及林業保育署組成,將公民科學計畫(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及爬行類動物調查系統結合入農作物天災回報系統,配合生態調查學者現地監測資料,彙整綠鬣蜥資訊點位與現地分布資訊,進行統籌分析,掌握綠鬣蜥分布、數量與變動趨勢。捕捉組則由林業保育署與現已在執行的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組成,共同組織多組專業團隊強力打擊綠鬣蜥族群,林業保育署也輔導地區分署及直轄市、縣市政府開設移除訓練課程,開放個人完訓後共同協助移除,提高移除量能覆蓋率。
農業部強調,針對綠鬣蜥防治應變已建立完善分工,透過跨機關整合及科技系統運用於通報及監測,掌握綠鬣蜥族群分布位置及趨勢、配合中央及地方合作強力移除,預期短時間內將能有效控制野外綠鬣蜥族群,有效降低農作危害。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https://search.app/jV2efrXgqBH5dXpu5
發布單位:財團法人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